7.22|开始研究香港的个人项目

开始准备香港的行程和思考利用这一年可以做些什么个人研究。

有想法很久了,一直还不太知道怎么下手。原计划是重新remix一下过往的研究和兴趣,看哪些可以在香港做得更深入。今天早上再看中大教授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看别人的治学经历对我总是有启发,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做学问过程中的困惑和感受,看周保松坦诚道来。他是叫政治哲学的老师,我发现这门课有很多对人的价值讨论,包括讨论大学的价值教育。如何追寻个人自主和意义人生:

大学教育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我该如何活(how should i live) 的问题,什么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什么构成人的幸福生活?第二是关心“我们该如何活在一起”(how should we live together)的问题,共同建设公正社会。

一边是尊崇个人自主(personal autonomy),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个人自主,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和关怀不够。人与人应该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彼此的权利义务和合作所得应该如何分配,是公共生活的首要问题。这个也是我想在香港去寻找的一些公共生活的样板。

我现在给自己列的想在香港进行的一些可能的实践形式

  • 做学问,学会建立一个分析事物的理论框架,帮助自己整合不同知识
  • 《对话录》,广泛参与各类公众生活,寻找组织,研究香港的公共生活
  • 发起读书会,看见不同的人,定期聚会想法发酵
  • 个人行走日记,准备在香港践行walking,记录这个过程
  • 还没想好…

书里讨论自我价值时,强调对自我存在的肯定。这和我最近做的夸夸憨憨channel和让我想起对Mathew那篇文章的部分回应:

首先,这个人生是我的,不是别人的,我不能让别人代我活。我是自己的主人,得为自己决定,同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不少人就因为承受不了自主的重担,将担子移给别人,由别人来主导自己。他们遂过着别人的人生。
但自由意识愈强,伴随而来的,不是轻省不是快乐,而是责任,非常沉重的责任。

这份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我们活着的支柱。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有很多其他生命,但我只能从我的眼睛看世界,只能用我的身体和心灵与世界交往。所以,即使我是一颗🌰,也不必因为看到身边还有无数更大更美的松子而顾影自怜,更不必因为默默无闻而觉一生枉度。我真实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见证一己容颜的变迁,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体味生命赋予的一切。这份提问,是别人夺不走也替代不了的。

连自己都没有,还谈什么?人必须爱惜自己。总要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这不是自私,而是一切的基础。爱自己不是说要有很好的物质享受,而是自爱。人不自爱,便不可能爱人,而只会依赖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