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找到那件「事儿」

这两天发生很多事儿,有一些零散的感受记录一下。周六见了一个新朋友叫小鱼,她在做一个”流动的肖像“项目,请不同朋友来家里画肖像画。但是不同之处这不是一副静态创作的肖像,而是在画画同时请朋友讲述不同阶段自己的故事,然后她根据故事的视觉感受即兴创作话3-4幅插画。她说,直接给人画画感觉这个人是平的,但是如果听他完他的生活故事再画,他就变得流动起来。有朋友反馈这种形式甚至起到了一种心理治疗的作用,因为这样真诚听一个人讲自己故事的时刻不多。她还跟我讲之前加的滑板群和画画群的故事,开始一起跟人滑板怎么让她变得开始接触人,主动愿意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有点点破我最近的一个想了很久的 问题。

一件「事儿」:

我一直在愁的俱乐部没有具体的凝聚大家的一件「事儿」,大家的领域不同,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兴趣对不同领域的人都有价值和意义。我对此一直负面评价,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太散,不过我这次意识到一个单一兴趣的群组也是有局限性的。小鱼说她自己有加很多画画群,通过画画这个单一媒介确实认识了不少人,但是兴趣群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家都只分享兴趣的那一面,其实看不到立体的人,交流也比较浅。她提到她想要一种理想形式:一群人每周分享自己的创作,什么领域都行,分享最近在关注什么,自己最近在做什么项目,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突然有点被点醒。

我想起单读公开信的项目:不同背景、住在不同国家的作者向单读写信,向彼此写信,分享他们最近的生活、关心的议题、以及世界上重要的事。我还想起之前听到的a nicer tuesday: 大家在每周二去分享what are you working on,每个人讲讲最近在做什么,并且贡献自己新看见的知识点,这一天比别的时候都更美好所以叫 a nicer tuesday。我每次看到这种都会有启发。

如果把「分享」这个行为作为凝聚点的话,异质性反而是优势。只要大家特质一样(愿意自省,有好奇心,有创造和表达欲),这种真诚的分享都是动人的。而且在这个时候,越是不同人有时越能给你从不同启发。这个点其实就是符合自己最开始设定的 ”珍贵的普通人“,每个人只要愿意挖都是有启发性的一面的。

而且「分享」是对整个圈子的意义,不知在于对听众得到新视角,对分享者本人也是有意义的,定期去输出和数量自己被反馈。bob的 demo night 也是定时固定去分享自己最近的所见所想,以人为媒介来互相学习。

之前项飚在「给自己造一个小世界」里提到:我们需要大量的“盘根”,盘根这个隐喻很好,是横向的、开放的、盘错的,每个方向都可以生长,到最后互补,互相汲取营养。这个小群体越是具备异质性、多样性,它的抵制能力就越强,就会越有机。小世界首先是一个被构造的过程,其实是不断骚动的过程。你构造它,它逼着你,刺激你去反思自己,批评自己,不断冲破原来的理解。今天的小世界不是自足的,是建构出来的,正是因为建构,原则就变得很重要,给自己造一个小世界,就要给它定义,你干什么,原则是什么,要为什么服务。这就回到了立场问题。你要做事,要和一群人合作,形成共同利益,再从这个立场出发去看世界。

说回分享这件事,我想到播客。我觉得当初播客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一个活人特真诚的分享最近的生活,最近的思考,这种严肃自省的对话是非常珍贵的。而听播客就像远程交朋友,大家听不就是因为这种分享在线下很奢侈吗,只能以此弥补线下真人对话的缺失。

这么看,「定期的小型自我分享」或许是我想找的那件「事儿」。

一个录制播客的方法:

小鱼提到一个关于录播客的录法,「每个嘉宾邀请来不是只录一期,而是过段时间再请回来,通过持续有间隔的录,看到一个人的变化。」这个点很有意思,我喜欢跟一个人越来越深的想法,也喜欢这种纵向记录的方法。

一个团体形式:

我觉得线下的固定团体定时定点的分享绝对是珍贵的,我想到这个主意,怎么没有想深一步。我最近对社会关系的定义就是需要在流动的关系中稳住一小波可以持续越来越深的小群体,呼应上文。

把好奇心俱乐部的大群变成一个流动群,再在其中筛选一个稳定的小群,这个小群是有准入门槛的(或者说是有明确的规则的),只有愿意投入和分享的人才能留下来(也可以做成bob那种按期分享的机制,两周一期)。如果你某一天停止投入和思考了,也就得退出这个小群体,因为这个团体是在时刻“建构”中产生的。

好奇心pro小组,最近筹备一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