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临场感就是可以「看见」

昨天转发了一条Twitter:

研究人员访问了玩家,与之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哪怕在没有直接互动的情况下,他们也很享受共用虚拟环境。玩家们体验高度的“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 ,这是通信理论中的术语,指与其他人共享同意空间的感觉。虽说玩家并不互相对打或是一起做任务,但他们仍认为彼此在虚拟空间中互相作伴。斯坦福大学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团队将这种现象称为“一起各自玩” (alone together)

最近重新在梳理好奇心的notion,尝试把人的黄页,分享机制全都搭建起来。想了想自己在做的工作汇总成一句话,就是呈现这个「临场感」,让个体更立体的被「看见」。

想想你加入一个社群,大部分时候你就是一个名字符号,隐入这个大群体里,别人不认识你,更看不见你,也就再谈不上跟你互动。我这次加入bob的社群,最惊喜的就是你和别人可以互相看见了。sococo让这个人可以出现在虚拟空间里,上线和下线,这个人在社群里的行为是可见的。sococo特别有意思的就是,哪怕没有语言上的交流,行为本身已经产生意义了。你选择呆在哪个区域,你想远离人群,还是亲近某些人。我时不时会打开看看大家在不在,大家在干嘛。想起bob当初给sococo写的那句话就是「余光范围内有人一起工作,会让我觉得心安」。

我今天意识到,一个社群做的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能不能互相「看见」。为什么说线下互动信息量更大呢,语言并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行为举止的互相看见,已经在确认彼此的存在了。

那怎么在线上还原这个「看见」的过程呢?

微信群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是一个没有过去的瞬时交流工具,你看不见人的过去的互动痕迹,你也看不到一个人的具体互动行为。我现在的想法是把所有跟物理行为相关的用sococo呈现,无论是日常相处模式,三两碰头;还是定期的分享活动,群体聚集性行为;把所有过往分享信息、人的黄页信息、知识等用notion梳理呈现。但是notion具体怎么呈现,包含那些模块,能把这个群体里人的思想痕迹系统的留存下来呢?

好,我继续去搭建我的notion架构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