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稍息。

早上从家里起床,过罗湖关,直接坐地铁到学校,已经11:00 了。今天晚上有专业理论课,reading还没读,这会也都只想放在一边。在大图楼下买了一杯咖啡,6.5HKD,然后去借昨天在图书馆 mark 的一本书《稍息:1981-1984的中国》,坐在窗边开始读。

这本书非常大(应该单页是a3大小),在超大开本的oversized区域找到,我发现文字和照片用大开本打印出来以后,媒介变化页改变了信息内容被接受的方式。用超大开本打印出来的前言文字,宽宽的边距,读起来心里很静。照片也是大大的,用眼睛一点点细细的扫视,好像可以在每一张照片面前驻足很久。

为什么叫稍息?刘小东说,我们 “立正” 的时间太久了,是该 “稍息稍息” 了。这个书名很妙,也回应我这一年对「闲暇」的思考。整本书是八十年代初中国还没有那么着急和焦虑被市场和资本裹挟的时候,人们那种闲散的生活,读这样的照片让人都慢下来。

原来照片也是一种很好的观照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昨天还在翻ofpix做的「还乡系列」,用照片记录和家乡的关系,也审视自己的生活。照片、日记、以及做成的zine 我都非常感动。活动回顾里说:“现在觉得有点难以想象,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师出无名,不发奖,没有什么利益的活动,二十来个参与者会花半年去整理照片,讨论,最终就是为做一个给自己看的东西。” 是呀,就是给自己看的东西。

昨天看单读推的新书也很有意思,叫《寂静连绵的山脉》。作者说,“我为什么写我自己?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特别,恰恰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太普通了;也不是因为我很自恋,恰恰是因为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我写我自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太渺小,如果我不写我自己,我可能会消失不见,被那些庞大的、宏大的、伟大的事物消化得连渣都不剩。” “试图在宏大叙事的夹缝中,留存下一份关于渺小个体的“心灵突破史”。

通关以后特别喜欢回家。虽然觉得读书这一年的经历非常棒,但同时另一边感受到的还有香港生活的孤单。只是读书的话,那种和其他人,和这座城市的联系太单薄了,是没有办法在这里扎下去根的。我经常很想男人,几乎每周都回家。等读书完我们决定要重新整一整我们的房子,最近最大的感受是,真的好想开始长期生活,长期的可以深深扎进去的那种生活,我要好好建设我自己和我身边的小世界。

写日记,拍照,做zine,什么都好。回到日常把自己的根深深的扎进去。回应福柯的「自我照看」,是我这一整年最大的收获。

最近感受最大的还有和 sachi 聊的“把自爱作为一种逻辑”。 昨天我们聊起学生社团,为什么有的人会臣服于一种不公平的hierarchy,并且后面会内化甚至主动维护这套系统?sachi的解释角度也很特别:一开始被暴力的时候,不敢承認自己的感受。太害怕了,就顺从了这套系统。内化了这套系统以后,并且开始defend,并且对别人施暴要求别人也顺从这套系统。但是学人文社科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要问一句,你的个人的价值在哪?是建立在这些外在的东西上吗?是建立在这套hierarchy上吗?我觉得她开始那句,你不舒服的时候有没有先去关心自己的感受?那句非常有启发。“看看我们“最好的”和最大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头脑充满了事实,但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往往不包括自我认识。“

最近写东西又有点少了,因为有点把写作当成一个给自己的任务,结果反而一点都不想写。写作变成一种 order,自己给自己下的命令,结果又把自己给框住了。就像这学期学disability Teresa最爱说的,disable不是一个框框,很多问题也不是一个框框,不要给自己脑子里装上很多框框。不是把生命活成一个框框,而是让它更自由的流淌。

写日记,安慰不向外求。我意识到最近自己的情绪其实是有很多波动的,记录临近毕业最近复杂的所思所想/感受,找到一种自发的缓解自己的出口/节奏。

在自我照看,爱和接受自己的过程中有最多的自我教育。教育就发生在这样的地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