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wanni写作课101

昨天把灵感买家的稿子给wanni看,她对着她的这篇北京多了一支业余女足队还有《哈佛非虚构写作》给我手把讲解写作技巧。

1/这个稿子能讲什么

你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你能用一句话讲清楚嘛?整篇写出来要能够回到这句话。比如wanni在自己的稿子里的第一段,我感觉是这个意思:

“当细节逐渐铺满整个时间线,我发现这不仅是一群女孩开始踢球的故事。它关于在工作外如何投入一项具体的事情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关于人和人如何在互相赞美信任的氛围中建立联结。对其中一些女孩,这是她们蓄谋已久的一次反抗,一次身体力行的女性主义实践。”

我读书里的描述,这个被描述 “想法事关生死(The idea is vital)”

“要把叙事性的东西写好,你就必须得能够回答下面这个问题:这个故事要讲什么?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叙事性的新闻报道来说,关键的是这个故事的点子或者想法(idea),或者,是它的概念。所谓写作,所谓写一个叙事性的东西,就是让一个想法从诞生一直走到成熟、走到结出果实。

“没错,这就是我想说的:一本书就是这么一个想法。一旦你有了这个想法,整本书就会自动流淌出来。这个,可能就是我对写作所能给出的最好的建议了。抓住一个想法,一个中心的点子,然后去努力落实它、发展它,把它变成一个故事,变成一个讲出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某些东西的故事,就是叙事性新闻写作的根本所在。
“开始读一个故事应该像想要开始一段旅程的感觉,开始朝一个目的地出发。作家必须决定这个故事反映的更大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带着读者达到这个意义。它是有关恐惧?羞耻?痛苦?爱?背叛?恨?还是信仰?“

“他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我说:“嗯,是关于一个去诊所的女人……而现在她要告政府。”他又重问了一遍问题:“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而我也重复着说:“嗯,是关于这个女人……”
“不,”他说,“是关于选择。”我琢磨了一下,最后,故事的每一个场景都聚焦在了选择的核心主题上了。

我一下子有种写非虚构跟做策划是一个道理,要先提炼出这个idea放在最前面。后面再用一个结构去支撑这个。

2/清晰的语言

因为灵感买家是新鲜事物,对新人来说这里全都是陌生概念,闲置市集是什么?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中间有三四段那个逻辑get不到,因为全都是陌生概念

想象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人,用最简单的文字,加故事,每段都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

如果背后逻辑很复杂,读者很难get到

3/将故事和观念融合

之前强行分了三段的问题是,想要每一段都举例子来说明的时候,好像没有那么长的篇幅留给例子,我问wanni是要分三段举例子吗?她说你为什么不直接用一整个故事串起来,把你的论述和分析杂糅在里面呢?

这个也可以用wanni自己写的文章做例子。前面都是故事和介绍,到了这段:“对于大部分女性,足球仍是一项提起来万分熟悉,本质上又及其陌生的运动。学生时代,男生在绿茵场奔跑。偶尔球飞过来,滚到我们的脚边,甚至砸在身上。我们置之不理,有时也踢回去,或者拿起来扔到更远的地方。长大后,身边看球的人从爸爸、同学变成伴侣、同事。他们痴迷于此,如数家珍。我们鲜少上场,不谙规则。从诞生日起,足球就和所谓的「男性气质」紧密挂钩——粗野、暴力、具有破坏性。这些恰恰也是上青最初想踢球的动机。“

我之前的文章是强行hard sell观点,先把三个观点摆出来去论证它。但是wanni给的意见是用故事去串他。

你在跟他说一个故事。
你在做一个tour,带着你走,自然就把空间、关系、创造这些点全都融进去。
不是硬跟对方说,不是填鸭式告诉你,而是你作为写作者,这时候加入一句这样的陈述
用你自己的作品,带入你自己的情感,感受
夹叙夹议,融合在一起,读者思路是跟着你走的

一两百字一段,像一段气口一样
描述、议论、感受、心理描写,是夹揉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线索是串在一起的
你的视角可以是一直在变换的
重要的是,引着读者一直走下去
是一个气口,也是一些转移
作者跳出来开始议论
不是填鸭式,而是带着大家来走

在《哈佛非虚构》书里面的也有一段:

在叙事性非虚构作品中,和声轨相当的是观念:一个有序的论点序列,它和故事情节同步前进。在故事的某几个关键地方,应该有我称之为“婚礼时刻”的东西,在那里,观念层面和故事层面相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