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想剪贴簿下一期推送的内容,于是就想每一期的问题应该都包含什么。我跟阿坤说这个剪贴簿实际上是一个questionbook, 里面通过一些共性问题来对他人的实践/经验做整理,给人以启发。但是我一直不确认的一点是:他人的经验跟自己真的有关系吗?他人的经验如何回到自身呢。
我们是想通过他人经验来学习吗?可是昨天看到布列松谈摄影:「 教和学都毫无意义,应该深入生活和观察。所有那些摄影学校都是玩笑,那儿能教什么?你们能教我怎么走路吗?这些学校都是吹牛。和人一起工作是另一回事儿。这正是我们创立自己的摄影师合作社—马格南图片社时我所喜欢的。我们一起工作,相互批评。」只有自己实践过的认知才是学习,我认同,但他人经验真的不能让人学到东西吗?
我翻开自己的印象笔记,前几年觉得比较好的东西都会丢到里面,天然形成了一个无意识的剪贴簿。里面摘抄很多别人的谈话、想法。确实每次看都会给我带来当下瞬时的启发,但更多是短暂的审美愉悦,很快这些摘抄就忘记了,他们没有跟我建立起什么真正的联系,依然像碎片一样躺在剪贴簿里。
这次想做的剪贴簿又有何不同呢?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问题(一个小切片)、方法(系统的理论)、实践(他人的经验)、yourself (如何回到自身)。这四个流程组成一个实践循环。我开始一直在想「方法」和「实践」上如何为我所用,怎么想那都是属于别人的东西,如何跟我建立联系呢?我慢慢意识到 question 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你观察到的角度、共性或者说已存在的联系。甚至可以把每一个问题当成一个策划角度,用问题来串联不同的方法和实践。这让我多角度,跨领域的去理解问题,他人的方法和实践只是素材罢了。这个剪贴簿的顺序不再是先发散的想question,再找一堆可操作的实践去证实问题。更多是从一堆素材里观察到一个共性的问题,再做一期剪贴簿。
印象笔记里我记了一条尤金史密斯的书单:诗歌、哲学、戏剧、绘画、人类学,心理学,尤金史密斯是一个杂食动物。当年摄影知识领域还是空白的时候,他作为一个摄影师都从其他各领域汲取营养。和我想做的一样,杂食着剪贴和汲取营养,在各个领域的跨界交叉点找到新的灵感。这时候我又有另一个疑问,这种杂食如何做精呢?我要在哪方面做深入呢?如何发展自己理解事物的深度呢?
昨天晚上重新再看《快乐之道-游戏设计的黄金法则》得到的一个信息:孩子不是通过教育来学习的,他们必须自己犯错。自己去尝试事情去理解每件事可以到什么程度,自己去把事实信息组块化。书里提到人脑对事物的理解有三个层面:理智理解,直观理解,深刻理解(Grok)。Grok 是指彻底了解某些事物后成为其中一员的状态,将不太有意义的事物联系起来,将事物打包并组块化,直到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缓慢,构建这样的知识库需要练习。书里又说:一本书可以很好的唤醒大脑的逻辑意识,但一本书永远无法像游戏那样加速运用过程。而游戏是一个现实现实生活中去去构造并练习的形式化抽象系统,供你低成本去犯错练习,以得到学习。游戏的快感是从掌握,理解中获得的,学习是快乐的兴奋剂。
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questionbook这个游戏从学习别人的方法和素材,变成了自己(主体变成我)如何组块化外部经验,观察和提问,找到事物共性的question。这个组块化的过程是我去观察、理解、提炼事物共性问题的过程。主体不再是他人的经验,而是我。
他人是我理解抽象系统的素材,而他人的经验在这个自己消化的过程中跟我建立了联系。与我最开始想象做 questionbook 的流程不同的是,这个过程不是自己预设 question 再去找验证的过程,而是先博览素材再从中提炼关联性的过程。而人–>不同领域的 DIY 实践者是我的首要素材来源之一。
关于杂和深度的问题也有了新的想法。用 Question 在我自己关注的领域多提问,多串联,直到像消消乐一样一点点把不相关的事物打通,慢慢把事情都串联起来,对整体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透彻。看似杂的事情怎么做深呢?就是去建立广泛的相互打通的联系。而我问的问题/观察到的共性慢慢会形成体系。
之前听有一期《迟早更新》,任宁讲他怎么做播客。方法是零存整取: 一个活页本(A4尺寸) 如果想到一个话题比较有趣,在每页的 title 写下这个话题 在阅读纸质书,或跟人聊天,或者阅读网页受到相关启发,就把它记录下来, 写的东西凑齐一页以后,就足以撑起一期节目,然后可以挑挑拣拣,就有了一期节目的材料。一页 A4纸提供一个量化的参考。
任宁写下每一页的话题也是他找到理解周围混沌世界的一个串联线,大概就相当于我的 question吧。串联起来,给予混乱以自己的秩序,慢慢用自己的秩序构建起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这个游戏也是他为自己理解外部世界而做的。
写完正文发现一段1416的博客介绍,应证了之前谈到的不预设问题,而是在日常观察中提取共性的观点,也贴在此对照讨论。
Blog是有信息知识巡航之意的,其核心就在该书后记的那个词“超链接”,就在于将看到的资讯,通过超链接联系起来,以自己的角度,补充自己的观点,再分享给其他人。Blog帖子之间的超链接叠加,体现了信息和知识的关联过程,也再现了知识的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1416教室再典型不过了。虽然在《1416摄影辞典》里看不到那些链接,但是“巡航”感却依然清晰可触,丰富多元的资讯,颇为符合“博”之要义。
打开《1416辞典》翻看词条,你绝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严谨分类学和传统百科式的读本,相反阅读起来会让你兴趣盎然而且处于不断跳跃状态,密集的信息以非秩序化更非树状结构的排列。因为并不是先有词条后有文章的——它并不建立在一个预设的知识整理的野心之上;反过来,它是一篇即兴文章落成以后,作者要再添加上几个词,以资提示、区别和关联。这个在Blog里我们称之为“Tag/标签”,它不同于“Category/目录”,它更加自由,更加具有作者自己的特征,它可以用文章的关键字,也可以用文章根本没有出现的词——我们把它称之为“大众分类法”,这种自由和带有使用者态度的词语,对信息起到更强的粘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