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读书笔记:
母亲作为情感定位的灯塔,随着婴儿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增强,婴儿能够积极地探索环境(Mahler, 1952)。新生爬行的儿童不断冒险进入世界,被探索、玩耍和学习的愿望所驱动,但会回到她的身边进行情感补充。在与母亲身体短暂分离的时期,诸如视觉共享和展示玩具、发声以及第一个单字的表达等远距离交流方式成为维持联系的手段。
年长的婴儿积极寻求母亲的心理状态,然后使用她的情感线索来指导个人反应
年长婴儿越来越有动力去移动和探索,但仍以情感为锚点与母亲保持联系;母亲作为“情感导向的灯塔”(Mahler, 1952)。反复地,当婴儿爬离母亲一小段距离或专注于有趣的物体后,他们会回头看向母亲以分享愉悦感并获得安慰;他们常常回到母亲的膝盖上进行短暂的情感补充,然后再去玩耍和探索。
对婴儿依恋质量的判断主要基于他们是否有效地利用母亲作为 “安全基地”–即在受难后作为安全和安慰的来源,以及作为恢复探索性游戏的促进因素。
安斯沃斯等人(1978 年)的研究得出了三种依恋分类:安全型婴儿会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玩耍和探索,并表现出持续的情感分享和互惠;尽管在分离条件下这些婴儿会感到相当痛苦,但很快就会因为母亲的归来而感到安心。
在“自主”的母亲和安全的孩子之间,连续性是相当强的;情感灵活、善于自我反思的母亲会辨别、接受和解释婴儿的情感信号和需求,最终培养出安全的依恋关系(Fonagy 2001;Slade 2000;van IJzendoorn 1995)。
大量的发育研究揭示了婴儿在出生后最初几周的交际能力、情感交流能力和感知组织能力,这些都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例如,新生儿可以分辨出母亲独特的气味,辨别母亲的声音,并整合复杂的感官信息(Gergely 和 Watson,1996 年;Grosse 等,2010 年;Stern,1985 年)。
然而,新生儿的无助和依赖是深刻的,心理结构的逐步发展需要父母大量、稳定的照顾。我们发现,某些理论家生动传神的描述尤其有助于我们想象婴儿波动的内心状态和母性拥抱的舒适感,其中包括在破碎后身体整合的恢复、在分离后被聚集在一起的感觉以及一种连续性的感觉
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婴儿(更广泛地说,是人类)困境:如何与母亲(或任何亲密的他人)保持亲密联系,同时实现独特和个体的自体。7.4|关于宝宝逐渐出现的自我能力、自我意识的思考
母亲作为情感定位的灯塔,随着婴儿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增强,婴儿能够积极地探索环境(Mahler, 1952)。新生爬行的儿童不断冒险进入世界,被探索、玩耍和学习的愿望所驱动,但会回到她的身边进行情感补充。在与母亲身体短暂分离的时期,诸如视觉共享和展示玩具、发声以及第一个单字的表达等远距离交流方式成为维持联系的手段。
年长的婴儿积极寻求母亲的心理状态,然后使用她的情感线索来指导个人反应
年长婴儿越来越有动力去移动和探索,但仍以情感为锚点与母亲保持联系;母亲作为“情感导向的灯塔”(Mahler, 1952)。反复地,当婴儿爬离母亲一小段距离或专注于有趣的物体后,他们会回头看向母亲以分享愉悦感并获得安慰;他们常常回到母亲的膝盖上进行短暂的情感补充,然后再去玩耍和探索。
对婴儿依恋质量的判断主要基于他们是否有效地利用母亲作为 “安全基地”–即在受难后作为安全和安慰的来源,以及作为恢复探索性游戏的促进因素。
安斯沃斯等人(1978 年)的研究得出了三种依恋分类:安全型婴儿会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玩耍和探索,并表现出持续的情感分享和互惠;尽管在分离条件下这些婴儿会感到相当痛苦,但很快就会因为母亲的归来而感到安心。
在“自主”的母亲和安全的孩子之间,连续性是相当强的;情感灵活、善于自我反思的母亲会辨别、接受和解释婴儿的情感信号和需求,最终培养出安全的依恋关系(Fonagy 2001;Slade 2000;van IJzendoorn 1995)。
大量的发育研究揭示了婴儿在出生后最初几周的交际能力、情感交流能力和感知组织能力,这些都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例如,新生儿可以分辨出母亲独特的气味,辨别母亲的声音,并整合复杂的感官信息(Gergely 和 Watson,1996 年;Grosse 等,2010 年;Stern,1985 年)。
然而,新生儿的无助和依赖是深刻的,心理结构的逐步发展需要父母大量、稳定的照顾。我们发现,某些理论家生动传神的描述尤其有助于我们想象婴儿波动的内心状态和母性拥抱的舒适感,其中包括在破碎后身体整合的恢复、在分离后被聚集在一起的感觉以及一种连续性的感觉
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婴儿(更广泛地说,是人类)困境:如何与母亲(或任何亲密的他人)保持亲密联系,同时实现独特和个体的自体。在他的理论中,母体镜映的失败,如持续的过度刺激或反应迟钝,严重限制了婴儿潜在的解决能力,导致婴儿的真实需求和自然倾向逐渐被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