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间游乐场

今天周六在家翻了一下午山间游乐场的文章和照片,晚上出门回家继续看,看得眼泪汪汪。

这是社工羊老师和甘肃陇南山区学校的一群孩子在2015–2018拍照、游戏、学习和生活的照片。相机是个新玩具,孩子们在此之前大概也从未见过这样的玩具,他们向羊老师借相机带回家拍,拍自己的日常,拍他们在想什么在看什么。孩子的眼光和想当摄影师的羊的眼光互相启发,看见对方的看见。我最开始是被小朋友充满野生蓬勃的生命力的影像打动,看到树,看到山里的星星,坡上的野鸭子,看到孩子扮鬼脸,和猫玩和狗玩,在山里跑跳,放肆的大笑。一边又看被羊的文字打动看哭,讲到山里和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孩子和狗孩子和猫孩子和羊。孩子会讲起自己睡觉的时候哭,她家的猫就上床舔她的脸上的眼泪。

好多人都在公号下留言,被安慰被治愈。现代人离自然太远了,离安静太远,离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太远,所以看到这样的影像会感动会震撼。羊把这叫做「⻘少年影像陪伴计划」: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陪伴,也是相机陪伴着我们,认真活着。摄影变成了把彼此陪伴的被看见的介质。

#1

山间游乐场最打动我的就是孩子们以相机为媒介的游戏和玩耍。

孩子们把相机做玩具,发明游戏,创造游戏。羊把她的音乐课、手工课、摄影选修课也都全部变成了游戏,,甚至连羊布置的展厅也是孩子们新的游戏被发明的场所。举例他们会玩一种「纸牌游戏」:把平时拍得照片变成卡片,给它取上好玩的名字,然后混在一起和朋友一起抽,根据手中的牌说点与故事有关的几句话。他们还办过一场「环形游戏」的展览,照片是八位孩子使⽤路上观察学在现实⽣活中寻找素材,通过重命名事物,并与个人经验交织,各自发明游戏规则。羊记录道:我们发明了八个明发(作品拍摄地点)。但这不重要。让人高兴的的是我们八个人都拍到了自己的照片,都为了做好一件事投入了热情。

在山里我们走向草甸和雪山,再城市我们走向街道。都是在日常中去发明游戏,用行动把此时此地变成游乐场。

忍不住想到之前好奇心俱乐部做活动效果最好的两次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一次是受欧卡潜意识卡牌的启发,用照片的潜意识联想帮助大家重新认识自我。游戏规则是:每个人写下自己最近的一个困惑,然后互相抽取。大家一起出门拍摄帮助他人解答困惑的三张照片。拍摄结束后将照片发出,受困者挑出自认为可以帮自己解答困惑的三张,同时拍摄者再告诉他实际自己拍摄的三张照片。通过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看见一张照片的不同潜意识的理解来让大家产生互相的讨论。更有意思的是,其实在提问者在猜别人是如何解惑的过程中已经是自己为自己解惑了。还有一次是小团体拍照寻找城市浪漫且共享耳机,每10分钟有一个人当 DJ 给所有人放同一首歌,所有人听同一首歌走同一条路线,然后发出照片,看彼此看见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一个发明游戏的小小技巧:把学术理论投入现实去寻找素材发明新的游戏规则。

最近在读《理解媒介》,对游戏这种媒介又有了新的认知。书里谈到,游戏是一种经验转换器。我们曾经在一种情境下感受到的或看见的东西,突然之间以一种新鲜材料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样,游戏也将熟悉的经验转化成新颖的模式,使事物暗淡和模糊的一面放出了光辉。游戏被为什么可以被用来恢复感知?因为在欢乐嬉戏中我们才能恢复人整体的天性,而在工作和专业生活中,我们只能用上整体人的一小部分天性。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游戏,就等于堕入了无意识的、行尸走肉般的昏迷状态。艺术和游戏使我们与常规惯例中的物质压力拉开距离,使我们去做这样的观察和拷问

#2

除了游戏作为媒介带给我的对于互动的启发,山间游乐场更让我感动的是影像记录的深一层的功能。大概是羊开始就是抱着摄影师的梦想,所以她一开始就用一种纪实的眼光在观察这一切。而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这三年,这些记录不是轻易用一个”留守儿童”标签,而是认真观察身边,肯定身处的此时此地。社工室的墙壁上(和很多照片一起),写着:“你了解你周围的人吗?”

「放羊娃贫穷处境的循环故事和留守儿童的称呼是标签。别人问,那你觉得问题在哪里?想了想:在于你和我,他们,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想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好像在暗房洗照片,手开始操作着。但看着这些照片,就像是回看那些过去的记忆,在摄影面前,不需要什么技巧,不需要什么形式,在反复观看这些画面时,看到了自己和他人。常问自己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家长需要什么?老师需要什么?当地农村社区需要什么?所在的公益机构需要什么?…常问自己,我是怎么样的?孩子是怎样的?家长是怎样的?老师是怎样的?当地农村社区是怎样的?…我观察和感受到、交流到的需求都不是跟摄影(媒介)有关,都不是跟教拍照这件事有关,也不是跟我(我们)会什么、我(我们)努力做到什么有关。于是,2016年开始,改变了以往从摄影出发的方式,我渐渐开始了在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驻校,带有社工志愿者性质的教育工作。我观察到和感受到、交流到,发现他们的样子包括我自己的样子,总是在变化,无关好坏,于是,我意识到在哪里工作其实都一样(无关阶级和地域),最差的地方在哪里?最好的地方又在哪里?还会差到哪里去?都很好就会万事具备不欠东风吗?这世界上的痛苦无处不在,除了:我要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的自我发问,还有就是,我是不是可以去试着感受他人的痛苦(并只不是因为物质贫乏产生的痛苦),而不总是感觉到麻木和忽略、无力和嘲笑、势力和不屑、害怕和绝望(我也承认这个时代扑面而来的讯息让我们不得不更多的出现这些感受)。

网友留言,或感动或同情孩子们的生活状态。羊写道: 这是一些日常的照片,是在此地的日常。照片里面的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烦恼,也许长大以后还要为某些小时候的事情痛苦,久久想不明白,也不能释怀。但是他们既不悲惨也不可怜,他们就是这样的生活着,和你一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我感兴趣的还是和真实的个体建立联系。每个人都是角落里的光,角落联结角落,就是整个宇宙。

「摄影真好呀,摄影的好就好在每个人只能拍摄他自己的现实,只能拍摄此时此地。」

#3

最后,关于教育这件事。

羊给孩子们开展的课程内容包括:阅读、手工制作、美食、绘画、自然、音乐、舞蹈、科学实验、摄影、卫生、性教育、体育活动。举例摄影活动:

  • 形式分为:全班抽签决定先后拍摄和摄影小组自愿报名参加。
  • 他们自己挑选觉得喜欢或者能控制住的相机。
  • 拍完之后,坐在我旁边小板凳上,自己挑选。
  • 挑选完之后,打印或者洗印出来。不限制张数。(其他年级是预约借相机,可以自由使用相机时间为一周,或者自己决定。拍摄照片之后,每次可以洗十张照片。)
  • 打印、剪裁和送照片的这个工作由八年级的哥哥帮忙。

「我并不认为动手能力、情感的表达、肢体的运动是因为培养特长和兴趣才被需要的,这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这些东西自然而然会发展成一个兴趣,两个兴趣。但是并不为了有一个特长和兴趣,孩子才跳跃起来的。」

我最近越发发现,教育不是只适用于孩子。好奇心俱乐部开始给自己定位就是自我教育,是成人的再教育。而且我总觉得,教育是教育者自己收获最多。最近在研究光圈出版社给孩子做的摄影书《Go Photo》,这是一本活动手册,书里介绍了25种8到12岁的小朋友能够亲手完成的创意拍摄游戏。我也在看羊给孩子们上的华得福学校的课程。重新学习做一个眼界开阔的人,观察现实,理解世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