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补一点点了。
上周五的分享值得一记。从图书馆的workshop出来,看到楼下人头攒动,发现是张之琪,她要在我们学校传媒学院驻校两个月。这次分享叫「对话作为一种关怀」,副标题叫声音、情感与女性podcast。
方可成开场,他说随机波动是通过声音围炉取暖,大学也是创造一个社群。
整个分享有两个点让我印象深刻。一个点关于是文字逻辑和声音逻辑的区别。我自己做对话一直都是录音转文字再编辑,对于录制对话给第三者听总是有一点不舒服,这样的对话是否有表演性质?更喜欢展开一段私密的散漫的不着边际的对话,再通过文字来整理逻辑。
但张之琪说,第 5 分钟和第 50 分钟的内容可能在逻辑上更相关,但你不能像文字一样直接把他们剪辑在一起,因为有情感上的断裂。声音没有文字这么严密的逻辑,对话注定是要产生参差和错位,会跑题,绕弯子。另一个区别是文字是需要作者的转译的,而声音它是身体性的,是具体可感的。
我喜欢她关于河流的比喻。“对话就像一条小溪,它发生在特定的时间里。从源头到下游,它可能流过了泥土,流过了落叶,他携带了不同的气息。这就是过程留下的痕迹,这痕迹记录了彼此关系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对话我们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其实对话本身它是一种行动。它是一种关怀,一种倾听和回应,一种在场。”
“关怀本身它就是一种政治行动”是第二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我一直都知道对话的情感价值,但没有上升到一种日常道德实践的角度。张之琪原来也是人类学背景,在阐述这个观点时,她借用了人类学里「care」的概念,并引用人类学家凯博文的一句话:
“caregiving is a tangible response to the chaos. It is a practical ritual of love, resilience, and service that helps to reorder the local moral world when it seems to be splitting at the seams“ 照护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混乱具体可感的回应,它是一种关于爱、关于韧性和服务的实践。
对话,关怀,倾听和回应,可以是一种关于 care 的日常政治实践。这打开了我的新想象。
从文字对话到声音对话的记录,想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