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学校 09

上周有很多时刻都让我觉得,噢,原来还可以这样看。

China Anthropology 列了一张中国的民族志书单,上周在读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讲彝族青年与毒品和艾滋的故事,本来以为是悲惨的叙述,确实也是个悲剧,但是当作者再往上探究他们为什么吸毒,毒品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的,居然是一个企图“成为男人”的故事。偏远山区的诺苏青年向外探险,释放他们的渴望,渴望也参与现代性社会发生在他们周遭的新兴发展。“这项研究分析把男人的行为置于宏观的政洽经济变迁底下来看”,这一下和我建立了联系。

另一堂人类学导论这周专题是Langue Anthropology,一个讨论到底什么是“土”,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乡音很“土”。我大概知道语言也是有hierarchy的,城里人的语言更标准,更是受过教育或者更有权力的人说的。教授说她之前的田野是在昆明做的,大妈们寒暄,在街上会特别大声的说:“你克哪点儿啦ke na dian er“,土可是特有热情,你能感受到生活的活力。她说了一句很有趣,她说standardized的过程好像sanitized,clean sth dirty,become neutral 。所以去掉“土”,清洁掉多余的热情,就是标准的过程。

人类学能带来新的视角,也许是因为它能建立起这种「关系」,贯穿于微观与宏观世界之间的各种力量、连结与想象。这周重新翻起CU人类学的招生简介。里面有一句:「关系」,令人类学家着迷。比起看似独立而必然的「内在本质」,人类学家更想要把握的,往往是多种因素与力量。在偶然的连结中,生成和变化着的互动关系。

开学四周,这周居然就要写第一个期中paper了。一直听说写paper能帮助整合思考,读reading 囫囵吞枣,写作是停下来咀嚼。而这个消化的过程,就是不停把外界和自己建立起联系的过程。因为知识不是外在于我的身体之外的,我得把它们吸收进我的系统。教授特别强调:阐述论点时,把这些和你自己建构起关系,把你的的生活经验和这些理论建构起关系。

和自己建立联系,这是这周另一个感受。

这次来念书一个最大的提醒,「我这个主体」的重要性。我的观点的重要性,我的经历的重要性,我的思考的重要性。所有这些关系,是「我」去构建的。这让我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不停的看向自己。每堂tutorial期待你的背景带来的视角,每次 paper 是你的生活经历支撑的阐述。社科类的学习好像很强调人的主体性,鼓励你看重自己。事实上工作的时候好像很少看向自己,嵌入系统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我和这个系统是什么关系是需要想清楚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