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学习好好生活(一)

申请告一段落,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来。

最近开始对做饭产生兴趣,起因是阿坤连续几天在便利店买三明治做午餐,我决定自己在家给他做。关注到 YouTube一个喜爱的博主MASA,爱不释手,他每次元气满满的说“那我们就开始做!”然后细心的把所有细节、食材、可替代性工具全部在说明文章里细细列出,后来我才知道他不仅是厨师,制作拍摄剪辑后期字幕说明也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特别特别可爱。最近学习鸡蛋沙拉三明治和玉子烧三明治,上手后极有成就感。

玉子烧菜谱:“雞蛋 Egg—4個 牛奶 Milk—3大匙 砂糖 Sugar—1.5小匙 鹽巴 Salt—1/4小匙 土司麵包 Sandwich bread—2張 奶油 Butter-適量 美乃滋 Mayonnaise—適量“。最有成就感的是把鸡蛋煎成薄薄的一层一层,然后卷起来变成厚蛋卷的过程,原来玉子烧就是厚蛋卷。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夹在三明治里吃。自从学习了怎么做鸡蛋沙拉和玉子烧以后我家鸡蛋的消耗量蹭蹭往上涨。

接着关注到一个纪录片《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是人类学者李明璁的市场观察。这个纪录片开头就说,在市场散步、聊天、做点记录、甚至展开研究。特别像我的「散步练习卡片」的设计,我一开始就被抓住了。李明璁提倡「边读,边走,边做任何事。」他说凡是流动,都可以看成广义的走。我发现这个跟央视舌尖等美食纪录片最大的不同是,他的市场观察是从食物延展到背后的人的生活状态,还有整个环境的历史变迁。他的采访从市场的摊主,到市场周围的小贩,到有历史的店铺,到人的生活历史,到市场的历史,整个能穿起来看到一个大环境背景下人的状态,比只是关注食物更有意思。而且我很喜欢看他怎么跟陌生小贩互动,怎么建立联系怎么熟悉怎么了解一个陌生人并且进入他的生活(虽然我知道前期他们已经做了很多预调研,但是现场的互动还是蛮多可以观察到点。)后面我搜到李明璁还在台大开了一门《失败者社会学》:“(loser)是近幾年台灣年輕世代中最流行但也最複雜的認同議題之一,這當然可歸因於政治經濟條件,但同時也涉及文化與情感結構。事實上,社會學的誕生,即始於對社會中各種「失敗」個體或群體的關懷,進而發展出系統化的研究方法、概念和理論,試圖理清這些所謂「失敗」之界定、為何發生、又該如何面對。 本課程將以此精神,透過經典文獻的閱讀和討論,重返對不同時空、不同處境之「失敗者」的多面探索,進而連結、反思身處台灣社會的「魯蛇」個體和群體,所面臨之各種挫敗與困境。 致敬我们的失败。”。非常有意思。

另外我很喜欢的一份newsletter,《1000小食报》是一个姑娘的田野日记。她说:从本土饮食出发,从个体经验和好奇出发。我对味觉记忆里的「一道菜」感到好奇:这道菜用的是什么食材?它是怎么做的?它跟当地的饮食偏好接近吗?为什么它留在了你的记忆里?它跟你的家人有什么用的关系吗?尝试复刻并不断练习一道菜,也是与家建立更深联结的一种途径。因为过程里我们会向家人讨要菜谱和诀窍,会自己走进市场挑选食材,也会处理食材,在这个过程中更真实地理解本土做法的来由。

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是,忙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认真生活,怎么现在闲下来还在延续之前的状态里,不停鞭打自己空转着要产出,没有真正关注每日真实发生的生活,没有对它产生兴趣,而是在空中想要抓住些什么的自我创造。我最近理解到的人类学,都是要对日常生活的发生产生好奇,对自己的经验产生好奇后深挖。我意识到如何好好生活的重要性,如何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观察它,探究它?阿坤一直对我说的,认真对待,思考生活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是怎么回事,你慢慢会找到你想做的领域。我的焦虑是匆忙不知道去哪的焦虑,不知道去哪,但要着急去某个地方,为什么不能看见当下?为什么不能从当下开始认真生活开始,再去找自己要做些什么“创造”?

最近还在看的一本书叫《中国米食》,看完真的会让我对日常的生活产生一种敬意。比如怎么煮白米饭也是一门学问:怎么煮出一碗好吃的米饭:快速洗米,长时浸水,加长焖的时间。
“煮饭前,米粒能充分吸收干净的水分是煮出一锅好吃的饭的最主要条件。一般来说,米粒浸水1小时,吸水量达80%。因此,洗米时间最好提前,使米能有1-3小时的浸泡时间。如果时间不充裕,也可以用温水泡30分钟,以增进米的吸水量。
焖饭时,先在锅里加了分量适当的水,把锅加盖连水带米放到火上煮,火应充分但不能过旺,一面加快蒸发水分等米水沸腾后,将火势减小为文火,以免水分溢出锅外,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得差不多,靠着火和水蒸气的热力,米粒也已糊化胀大了。这时候,火势应尽量减至极弱或完全熄火,利用余热把锅中水蒸气驱干,这便是最后”焖“的功夫了。
电饭锅煮饭,过程原理和传统的焖饭大致是一样的。不过,电饭锅焖的时间往往不够。有经验的主妇都知道,在电饭锅开关跳起来四五分钟,把开关再按下一次,亮度加热后,电饭锅的饭绘更好吃。“

我发现对日常生活感兴趣以后,每天生活变得有趣很多,不再是漠不关心的匆忙赶路,而是你可以跟生活互动了。比如handmade做饭就说你跟食材互动,并且得到反馈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失业后贫穷的我,省钱也是另一元素在家做饭。昨天跟阿坤说,我们要增加在家做饭的次数,这样也能帮助我精进厨艺。我们还发起了一个「在家吃饭」的计划,记录自己一个月在家做饭的次数,还提前列出这个月想学习做的菜谱。

最近特别有被戳到,阿坤说,找到你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去做,建立一套自我奖赏机制。大概好好照顾自己的生活,很多东西会自然而然的出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