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读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觉得阿诚痞痞的挺有意思,再去读阿诚的小说读他的杂文,发现他怎么上天入地什么都知道,就是知识面也太广了的那种吧。一本后记里唐诺写阿诚是个世俗之人,“他牢牢的联系与具体事物的俗世之中。阿诚当然是好厨子;也是好木匠,能修护难度极高的明式家具;是好汽车技师,自学而能,亲手组装过六七部福斯的古董金龟车卖钱。他总要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放入他趣味盎然的世界好好涮过,也因此,所有的抽象概念符号,在阿诚身上都是有现实内容的,有着视感的温度、色泽甚至烟火气味。”
今天看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本来很抽象的东西他居然联系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验:“在抗战期间,我曾经随着家人流寓各处,有时在农村,有时在小街市,有时在路上和担夫、车夫、水手谈话,从这些庶民口中,听了他们复述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些故事。我特别要感谢有一段时间的经验,那是在重庆南岸郊外的黄缴垭,那是我家逃难的最后一站。两年之久,周日父母在重庆城内工作,我和弟弟留在乡下,由家里的老人汪思三照顾。这个淮西大汉自幼流浪,为人耿直不文,一身江湖义气。在地底上学时,他背着我到街上的茶馆逗留。在哪里,由于是江湖帮会的一员,他也要介入许多事物———所谓“谈公事”,也就是由当地的父老听取街坊邻里的小小纠纷,由在做的众人共同判断是非。在这种场合,一个乡野的茶馆,我听到了许多四川人在“摆龙门阵”时所说的故事。“
然后又想起前两日读《江城》,里面写何伟是怎么获得他在中国的生活经验的,主要靠泡茶馆。“通常,我会在南门山街心公园停下脚步,那里有一位名叫柯贤龙的摄影师,跟他交谈到很有趣。他说的是方言,但他很有耐心,每个星期总有那么三四次,我会跟他闲谈一阵,然后前往涪陵城高出的望山公园。望山公园里有一间不错的茶馆,我会在那里边喝茶边看看课本。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需要准时出现而已——-我拿着书坐在茶馆里,任何一个从我身边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看看这外国人在读什么东西。我们就这样交谈起来。“
读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面讲西南联大的学生,同样是最爱泡茶馆。“ 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我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发生兴趣,都想了解了解,跟泡茶馆有一定关系。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阿诚做过下乡十年,做过伐木工人、农民,到后面去美国,遭遇各种奇特的人生际遇;许倬云在抗日战争逃难时打破了他原来的阶级壁垒,跟担夫、车夫、水手谈话;前两天看赖声川说在美国学戏剧时在餐馆端盘子端了五年,让他见不同人和事;见社会真的是上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特性,我们这代人对生活见的太少了。
另外发现一点是各类不同人聊天的重要性,看各种杂书的重要性,总之,建立宽阔的生活经验。回到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他说他研习方向都是在社会学、人类学、和考古学方面。这些学科,是在人类的具体生活、日常经验方面,“考察普通人的所思所想”,深以为然。
我最近通过看书在确认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对普通人的关注和生存状态的思考,应该是不变的、感觉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融入其中的关键词。我也想创造一个这样可以混杂跟不同人接触、谈话、看书的环境,它最终会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呢?
最近还有一个很喜欢的公众号叫草场地,是一群拍纪录片的普通人,里面有60多岁的阿姨,也有大二的学生。鼓励大家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做记录,也是重新挖掘自身的经验,挖掘自己亲人和自己故土的生活经验,挖掘老人们的生活经验。当代城市的生活经验如此贫瘠,他们重新回望自己更源头处的经验,我看到好多动人的细节。下次好好写一写。
今天读到金岳霖八十多岁了,还时常坐了平板三轮载街上溜——因为毛泽东告诉他要接触社会,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的越好,每天坐着平板车到王府井一带各处去转一圈。
见社会,创造更多的生活经验,是最近想补上的。